产品中心

  • 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并网被“吃掉”的备用容量 缺失的背后
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并网被“吃掉”的备用容量 缺失的背后

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并网被“吃掉”的备用容量 缺失的背后

  备受关注的《西北电网备用容量监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于今年6月由西北电监局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我国区域电网中第一个针对如何系统科学安排备用容量的监管办法。

  西北电监局早在2007年初就开始关注电网备用容量偏高的问题,并连续六年在西北区域电力监管报告中披露相关信息。

  “西北电力系统水火比接近1:2,流域来水季节性强,火电机组一直处在低负荷状态。此外,大规模风电接入和外送情况下,各级调度机构以电网安全为由,过大预留系统旋转备用,有的预留容量达标准预留量的4倍以上,有的发电企业为完成电量计划勉强维持开机数量,而导致旋转备用过度富余,怎么样确定系统需配置的备用容量以保证电网电力平衡,科学安排系统运行方式更显得重要。”西北电监局输电处人士对记者说。

  旋转备用是指运行正常的发电机维持额定转速,随便什么时间都能并网,或已并网但仅带一部分负荷,随便什么时间都能利用且不受网络限制的剩余发电有功出力,用以满足负荷波动、负荷预测偏差、设备的意外停运等所需的额外有功出力。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风电弃风损失比例超过12%,风电企业因为限电弃风损失达50亿元以上,占风电行业盈利水平的50%。2011年风电设备利用小时1903小时,同比减少144小时,减少比例7%,参与电网调峰和被限电弃风是重要原因。

  “电力稳定运行的主要条件是电源的供给特性与负荷特性吻合,即电源供给的电量等于负荷需求的电量,电源供给的最高负荷等于负荷需求的最大值。对于一个电力系统而言,如果新增风力发电机组,为保障系统稳定,必须增加一个辅助并稳定连续出力特性的机组与它联合运行,才能保持任何时刻电力平衡和昼夜电量的平衡。而迄今为止并没有这样的机制来保障电力电量的平衡。”一位资深电力专家告诉本报记者,“而现实的情况就是只好吃掉电网原有的备用容量。”

  根据国家电监会发布的《2011年度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监管报告》,蒙西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大,为保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全额收购和供电可靠性,电网备用安排较大,日均旋转备用300万千瓦,占全网日均负荷25%左右,机组负荷率较低。全国省级电网月度平均旋转备用率最大为青海(17.69%),同样是新能源集中接入的地区。(见图一)

  再以宁夏为例,根据西北电监局提供的数据,2011年,宁夏电网并网风电新增653.4兆瓦,总容量达到1420兆瓦,装机占比达到7.72%;并网光伏发电新增401兆瓦,总容量达到491.33兆瓦,装机占比达到2.68%。2011年四季度,是宁夏电网风电接入较集中的时期,有约5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并入电网。由于风电的反调峰特性,需要系统提供对应的备用容量来应对低谷时段风电机组出力波动,加之冬季供暖期间较大的开机方式、百万大机组故障及宁东直流调峰所增加的备用容量,造成宁夏电网2011年度第四季度有功旋转备用容量较前三个季度有所增加。

  “目前的备用容量分为检修备用、事故备用和负荷备用,总量在16%-20%左右,当备用率下降至红线之后,电网就不可能再让风电发电。除此以外,各电网因结构和地理自然环境不同,有诸多不可调整因素,例如供热机组受热电的限制,运行方式比较固定;火电比重大的电网,火电调峰深度较大;水电在机组中冬季来水偏枯时,出力特性变差等。还可以说在一个系统中当风电的规模将备用率吃得低于规程规定时,限电、弃风是必然的。”上述电力专家对记者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控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觉得,这不单单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的策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品牌价值580.47亿 海康威视荣列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榜单电子行业第一

  13家!山西公示拟参与山立储能和用户可控负荷参与电力调峰市场交易企业(试点)

  度电补贴最高4.8元、容量补贴10元/kW!江苏修订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细则

  广西电网2023年省级物资集中采购第六批公开竞争性谈判(二次采购)采购公告

  度电补贴最高4.8元、容量补贴10元/kW!江苏修订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细则

  国家能源局召开《供电营业规则》宣贯落实暨“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提升工作会议

  推动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山西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宏:破解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难题,推动新型储能高水平发展